作者:林舒
简介:林舒从旁边拿起一叠册子递给扶苏:“随着更多工厂的建立,所需工匠的数量会越来越不足,单靠墨家的培养,是跟不上发展速度的。”“所以,在官学开学半学期后,我就要淳于越夫子安排学校老师总结每个学生的侧重点,看看能不能挖掘出更多的学生苗子,去填补工匠的空缺。”扶苏摊开册子,里面记录着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偏向学科。看完迟疑的开口问道:“老师,他们......”“他们会愿意吗?”林舒知道扶苏的意思,工匠现在是属于不入流的一类人,就算是墨家,也有不少人瞧不上他们。
在赵国投降的第三天,李牧病倒了。
重病来势汹汹,第五天已经下不了地,无数医师诊断,却查不出具体缘由。
李牧喝过安神汤,躺在床上,只要一闭上眼,脑海中就一次次出现颜聚拔剑自刎的场景。
睁开眼,李牧艰难的爬起来,虚弱的问道:“秦军没有杀害赵国百姓吧!”
李牧的妻子扶着他坐起身来:“没有,秦军军纪严明,入城后对百姓秋毫未犯,还派兵士帮助邯郸百姓重建房屋,修补城墙。”
李牧放下心来,看向妻子:“别哭了,这是我的命。”
妻子没忍住,眼泪夺眶而出,哽咽道:“我知道你投降是为了赵国的无辜百姓,我知道你心里放不下,我知道如果有可能...你宁愿战死。”
李牧嘴角上扬,伸手握住老妻的手:“你知道就行了,可不要往外说。”
老妻泪眼婆娑:“我知道你都是为了我们这一大家子,我懂。”
一个月后,在赵王迁离开邯郸的那一天,李牧在家中缓缓闭上双眼。
他的妻子、儿女跪在床榻前,泣不成声。
李牧病逝的消息,是随同赵迁的车驾一同到达的咸阳。
嬴政唏嘘老将之死,下令重礼厚葬。
林舒听到消息后心底异常难受。
秦国特使收买郭开,游说李牧,这中间有林舒的手笔。
她想救救那个与白起、王翦、廉颇并称“战国四大名将”的老将李牧。
在赵国地震还没有缓过来的情况下,李牧得知秦国攻赵,或许为了百姓,不会如同历史上一样宁战不降。
血染井陉,高呼:赵国之亡,不在赵军!
他是名将,是英雄,当死在属于他的战场上,不应该死在宵小玩弄权势的手里,死在赵国朝廷宗室的倾轧下,死在君王暗中布置圈套中。
死的不得其所。
这次,为了已经经历不起战火二次摧残的赵国百姓,李牧降了。
可她还是没有改变历史,李牧最终还是走向死亡的结局。
但有了新的变化,如同一条枝干上生出侧枝,枝干按照原本的历史进程向前推进,却在某个节点受到影响,产生了不同的结果。
为国浴血奋战的将军这次没有死在守卫国家的战场上,没有死在昏庸的君王手中。
却死在自己看不透,跨不过的魔障里。
林舒不知道她做的是对是错。
她插手了历史,带来科技的发展,思想的进步,她知道很多先机,规避很多风险,以为历史就会得以改变。
李牧的逝去又让她自我怀疑,真的改变了吗?
一连三天,林舒都没有出门。
嬴政派人去叫林舒,听宫人回禀,林舒身体不舒服。
她舒不舒服他还不知道吗?
天天耳边她念叨的心声都快把他烦死了。
嬴政没想到李牧的死对她打击这么大。
从林舒口中,他知道了李牧原本的死因,也理解这种无可奈何的感受。
说实话,和林舒一样,他当时脑子里想的是,会不会大秦无论做出多大改变,还是会如同历史重演一样,二世而亡。
但很快他就不纠结了,如今才刚刚灭了两国,连天下一统都还没有做到,想什么二世。
车到山前必有路。
如果秦真的还是会二世而亡,只能说时也命也。
嬴政吩咐王内侍:“你去泾阳找扶苏回来,说林舒病了。”
王内侍一头雾水,林舒病了找夏无且呀,找扶苏公子干嘛?
嬴政意味不明一笑:“心病还须心药医。”
林舒啊,寡人可是为你连儿子都赔出去了,不赶紧爬起来给寡人干活,我非得让你上朝一年。
扶苏接到嬴政令旨后,直接跟着王内侍回了咸阳。
躺了三天的林舒听见外面有人敲门。
“谁呀?”
门外传来少年人干净低沉的声音,语气中带着急切:“老师,是我,扶苏。”
林舒(՞•Ꙫ•՞)ノ????
一手拿过外衣穿好,又走到铜镜前打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:“你怎么回来了?”
“是父王说您病了,我就赶紧回来看看。”
【政哥真不做人呀!】
我只不过摆烂三天不上班,就把我崽崽叫回来威胁我(ꐦÒ‸Ó)
嬴政听见林舒的吐槽,呵的笑了一声。
过了一盏茶功夫,林舒收拾好开了门,扶苏视线从上到下打量一番林舒。
【好家伙,扶苏是吃金坷拉长大的吧?这么高了?】
嬴政:你不看看他父王(一米九八(˵¯͒〰¯͒˵))是谁。
高林舒已经一整个头的扶苏松下一口气:“老师,看起来还好。”
林舒:当然还好,我就没病好不。
退后一步,拉开两人距离,显得林舒没有那么矮:“我没病,你父王逗你玩儿呢!”
扶苏......(/_\)
“既然你回来了,跟我说说泾阳和栎阳的情况吧!”
扶苏跟着林舒进门坐下:“两地的造纸厂和印刷厂已经建成投入使用,学堂速度慢一点,但月底就差不多会竣工。”
“钢铁厂规模比较大,而且从咸阳分派过去的墨家弟子不够,所以才刚刚把最重要的炼钢生产线建好。”
林舒从旁边拿起一叠册子递给扶苏:“随着更多工厂的建立,所需工匠的数量会越来越不足,单靠墨家的培养,是跟不上发展速度的。”
“所以,在官学开学半学期后,我就要淳于越夫子安排学校老师总结每个学生的侧重点,看看能不能挖掘出更多的学生苗子,去填补工匠的空缺。”
扶苏摊开册子,里面记录着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偏向学科。
看完迟疑的开口问道:“老师,他们......”
“他们会愿意吗?”
林舒知道扶苏的意思,工匠现在是属于不入流的一类人,就算是墨家,也有不少人瞧不上他们。
而咸阳官学里面入学的弟子都是韩秦两国贵族子弟,最差的也是小官家的子女,他们可能不会愿意去成为一名工匠。
林舒又拿过自己写的一份奏报:“我准备向王上提议,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,并对有杰出贡献的工匠封侯拜爵,但是只有名头,没有实际封赏。”
“你说有了这个,那些韩国,赵国贵族子女会不会心动。”
对于他们这些战败国,说得难听点就是俘虏,能够封侯拜爵,虽然只是名义上的,也是极好的一条出路不是。
扶苏仔细想了想,此法确实可行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那些没有上升途径的韩,赵贵族子女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,有了他们,工匠数量压力将会缓解。
“还有,泾阳和栎阳两地的官学也要进行工匠苗子的培养,单靠咸阳官学是不够的。”
“扶苏知道了。”
“好了,我得去找王上商量这件事去了,你就好好休息一天,明天再走吧。”林舒站起身。
扶苏拱手一礼,转身离开。
林舒拿起奏章揣进袖中:“我得让政哥好好看看,这三天我没有完全摆烂好不好,多少还是干了点事的。”
嬴政:我等着呢!